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官 > 新闻动态 > 毛泽东忆父亲毛顺生:严厉却父爱如山,从初不理解到深深怀念父爱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0:08 点击次数:98
毛泽东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光并不长,只有从八岁到十八岁这十年光阴。
在人们的印象中,他拥有一位慈爱的母亲,母亲给予的温暖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慰藉,晚年时仍时常追忆母亲的关怀。而父亲毛顺生则常被刻画成严厉、专制的一家之主。
1936年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,谈及父亲时仍难掩愤懑,直言我开始恨他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在1910年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,18岁的毛泽东即将离家求学时,父亲一句朴实的叮嘱却让他泪目。当时母亲文七妹泪眼婆娑地拉着他的手,反复叮咛注意身体;而一向严厉的父亲只是默默站在一旁,临别时才低声说:在外要吃饱,钱不够就写信回家。这简单的话语让毛泽东心头一热。
展开剩余70%就在转身离去时,弟弟毛泽民突然拉住他:哥,爹哭了。毛泽东回首望去,果然看见素来严肃的父亲脸上挂着泪痕。这个铁汉柔情的瞬间让他瞬间破防,当即跪地连磕三个响头,以谢父母养育之恩。
1959年6月,66岁的毛泽东重返韶山祭扫父母墓。站在坟前,他仍清晰记得母亲病时颈间肿包的模样,感慨道:要是现在医疗条件,或许不会那么严重。这些生活细节折射出父母在他心中的分量。尽管父亲严厉,但那份深藏的父爱始终铭刻于心。
回溯毛顺生的一生,这个表面严厉的父亲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。毛家祖上虽出过军官,但到毛顺生这代已家道中落。他10岁就娶了年长3岁的文七妹,17岁接手负债累累的家业。1893年毛泽东出生时,为求儿子平安,文七妹特意带他认了块石干娘,石三伢子的乳名由此而来。
为摆脱贫困,毛顺生毅然投军湘军。在甲午战争期间,他省吃俭用积攒军饷,退伍后不仅还清债务,还做起粮食生意,最终成为韶山首富。正是这份家业,为毛泽东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。
但父子矛盾也随之而来。毛泽东在外祖父家接触新思想后,与守旧的父亲渐生龃龉。一次因沉迷《水浒传》遭父亲责骂,更让关系雪上加霜。毛顺生希望子承父业,毛泽东却志在四方,两代人的思想鸿沟最终让少年毛泽东选择了离乡求学之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车架号怎么查车辆配置型号?四种查车型配置方法整理,方便好用_信息_维修_服务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官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